理性的幽灵悬浮在空中,我决定去一探究竟
- 谈科学研究现状
在科学的殿堂里有许多深宅大院……有各种人住在其中,而他们住在这儿的动机也是形形色色,五花八门。有些人倾心于科学是因为有优越的智力,科学成了他们独有的活动,在其中他们得到了生动的经验,也满足了他们的野心。有一些人则完全是为了实用的目的,而将自己思考的产物献在祭坛上。如果上帝派来的天使将上面两种人从殿里驱逐出去,那么殿里显然会空旷许多,但是里面仍然会住着一批古今人物……如果殿里本来只住着前述两种人,那么如今的它就只不过是一座空木屋,只有四处攀爬的蔓草……那些得到天使青睐的人……有些古怪、沉默和孤独,除了同是不受欢迎的人之外,彼此之间少有相似之处。
这不仅仅适用于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,当下计算机甚至各行各业,大部分人都谈不上真正热爱,只想讨饭吃,但是一个推动一个行业前进的可能就只是前面那1%的少数人
- 谈少有人走的路
“好像我们身后山谷里的那些人,大部分望着灵性的高峰,但是一生从来不曾攀上去过,只是听听别人的经验就已经满足,而自己不愿意花费任何心血。另一些人则是靠着有经验的向导,他们知道最安全的路,因而能够顺利到达他们的目的地。但是还有另外一批人,不但没有经验,而且不太相信别人的经验,想要走出自己的路。其中很少有人能成功,但是总有一些靠着自己的意志、运气,还有上天的恩典而做到了。那些成功的人要比别人明白,其实登山并没有唯一或是固定的路线,有多少这样的人就有多少条路。”
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,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。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而世之奇伟、瑰怪,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。有志矣,不随以止也,然力不足者,亦不能至也。有志与力,而又不随以怠,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,亦不能至也。然力足以至焉,于人为可讥,而在己为有悔;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,可以无悔矣,其孰能讥之乎?此余之所得也!
- 谈教育
这个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,因为多年来胡萝卜和鞭子的教育方式,造成了他思考上的惰性。就好像一头驴子:“如果你不打我,我就不工作。”如果没有人鞭打他,他就不会努力工作。而训练他去拉的文明的车子,很可能就会因此而走慢了一点。
于是他就会回到没有分数也没有学位的学校里,这时他变了,不再为分数而来,而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知识。他不需要别人强迫他去学习,他的动力来自于内在。这个时候,他就是一个自由的人,他不需要许多规章制度的督促。事实上,如果老师上课的态度松懈,他倒可能会唐突地问许多问题去督促老师。他来这儿是要学东西的,并且付了钱,那么老师们最好也不要懈怠。
他真正的想法是,这些规则是作品写好之后才归纳出来的,作者不是依照这些原则来写作的。他最后终于确信,这些学生想模仿的作家,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原则,只是把他们认为对的东西写下来,然后再回头看看是否有问题,如果修辞不妥,可以再修“
这一点我深以为然,写作技巧层面的东西,一开始都没有那么重要,切记不要做过早优化(premature optimization is the root of all evil), 写作,写播客,刷题等等一开始都需要先搞起来,没有原始积累,谈技巧都是耍流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