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顾到今年三月看到的一篇文章《一个时代的退隐——李世石退役的纪念 》,作者李喆疫情期间困在武汉,作为国手在微博上写一些自己的随想,围棋见解。我非常喜欢李的文字,优美又充满哲学般的深思。比如下面这段
“毫无疑问,李世石是一位创造感极强的棋士,他的棋谱中充斥着将棋局引入陌生领域的激情,时而选择在悬崖峭壁上跳跃翻腾,时而自降于黑暗地底寻一点灵明,不满足于在既定的航线上平稳前行,宁愿冒着暗礁冰山的风险驶向前所未见的风景。因此当他在退役前夕说出 “我将围棋视为艺术,我心中的围棋是两个人齐心协力创造一部作品” 时,我们也就不应感到丝毫意外了。而他的退役,与韩国棋院的不和解当然是一种外力,而内在更深刻的原因,还是在于围棋 AI 对他作为棋士的创造感的冲击。”
我很小就和围棋接触过,甚至还短暂下过围棋,起因是家里面有一个很大的玻璃围棋,晶莹透亮,最开始是作为我无聊玩具,后来长大了能认字,发现家里书架上为数不多的书中有好几本围棋相关的书,一本是讲南朝鲜传奇棋手曹薰铉的围棋生涯,还有几本小册子讲围棋定式之类的。我爸年轻时代有一股围棋之风, 吴清源,聂卫平那些人当时都是神话般的人物。
吴清源这个名字我在锵锵三人行经常听到,原因是他们请的嘉宾江铸久妻子是吴清源弟子,吴被称作“昭和棋圣”,宇宙流下法极具观赏性,同时新布局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。有一个趣事记得很清楚,吴小时候在北京层下棋就小有名气,于是被叫去陪段祺瑞下棋,别人都让着段, 吴年少不知,沉迷围棋,赢了段,丝毫不给面子。但是段祺瑞仍然每个月给吴清源100大洋养着他,所以看来军阀也不是像书里面说的十足的恶。
围棋的高深我是一直没有体会到的,但是之后很长时间还是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,围棋少年动画片,《天龙八部》里面虚竹破珍珑棋局,吴清源的纪录片,以及现在李喆,柯洁的一些动态。说起他们两个人,简直截然不同,李的围棋成就没有柯高,但我觉得在下棋中他找到了新的世界,后来去念了哲学,关于”围棋究竟更偏向艺术还是竞技” 李肯定是偏向艺术的。柯洁打破了我对围棋选手固有的认识,印象里面棋手都是温文尔雅,强调”不显”,但是柯我很喜欢的一点就是他展现了一个人除了作为棋手,同时更多作为一个年轻人的一面,李和柯是完全不一样的,但不妨碍他们同时存在。
shownotes
木遥录的一期播客谈李喆写的《一个时代的退隐 》